一、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
运送易产生扬尘的物料采取密闭运输,施工车辆须清洗后方能出施工现场,汽车在含尘路面行驶时,定时洒水并严格控制运输车辆车速;合理规划物料,易起尘物料必须堆放的应存于料棚内,若没有料棚时应加盖棚布,避免露天堆放;平整地面时,保证堆场表面和裸露地面一定的含水率,尤其是有风、干燥时节,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洒水;4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并对施工场地做好遮掩工作,确保施工期颗粒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要求。
营运期:项目不设食堂,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道路扬尘、渣库扬尘、机械废气。
渣库内道路运输扬尘,采用喷雾洒水降尘措施,在作业区和运输线路定时定量洒水降尘,加强对运输过程及道路的管理,运输车辆不准超载,车厢不能泄漏,采取车辆加盖蓬布等措施,随时修整填补破损的部分路段,保持平整良好的运输路面;渣库扬尘,旱季在库区设喷水龙头,每天进行洒水抑尘,经预测,项目渣库无组织排放的扬尘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敏感点罗马坳散户居民处TSP预测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二、水污染治理措施
(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结构施工混凝土养护、机械冲洗等,燃油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后循环使用,其他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施工场地喷水降尘,不外排。施工人员多数为当地村民,不在场内住宿,生活污水、粪污经旱厕收集后定期清掏交给周边农户用作农肥,其他生活污水经沉淀池(与施工废水沉淀共用)沉淀后用作施工用水或场地抑尘洒水。
营运期:项目废水主要为渗滤液、渣面水、车辆冲洗废水、员工生活污水。
本项目采用干渣堆存,由于库区降水渗入产生的渗滤液,渗滤液、渣面水中主要含Zn、Cr、Be 、Se、氟化物等。渗滤液、渣面水经收集至调节池收集后,进入本项目自建废水处理站(调节池+混合池(投加石灰乳调节pH )+反应池+凝聚池(投加PAC)+絮凝池(投加PAM)+沉淀池,设计处理规模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后,排入高家榜小溪。经预测,在正常排放的情况下,下游预测断面预测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及参考标准限值。
本项目洗车废水,主要含SS、COD、BOD5、NH3-N、石油类等污染物,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作库区防尘洒水。
经分析,项目员工不在项目区食宿,生活污水、粪污经旱厕收集后定期清掏交由周边农户用作农肥,其他生活污水经沉淀池(与车辆冲洗废水共用)沉淀后回用作库区防尘洒水。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经分析,施工废水、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项目施工期各类废水基本不排入地下水,施工期对地下水影响小。施工场地内设置引流沟及沉淀池,用于收集施工废水及雨天场地冲刷水,并回用于工程建设中,防止直接外排,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期间可通过井点降水或明沟排水等方式降低地下水水位,疏干基土中的水分,避免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入流。
营运期:结合《黔东经济开发区工业渣场水文地质评价报告》分析、预测,项目区主要的地下水先由冲沟两侧向冲沟汇集,最终地下水沿岩溶裂隙的排泄,与场区地下水无关;项目在严格按照《贵州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Ⅱ类场要求进行防渗处理后,在正常情况下,地下水铍、氟化物预测浓度均小于《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在事故工况下(防渗膜发生撕裂破损1%),氟化物对下游污染物增量相对较大,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但铍在距污染源中心下游约60m范围内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三、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基础开挖场地平整产生的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
项目剩余土石方,用于开发区道路及现代物流园园区建设;剥离表土单独堆存用于绿化复垦。其他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后尽可能回收利用,其他不能回收利用的清运至当地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置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营运期:主要为渗滤液及渣面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员工生活垃圾,渗滤液及渣面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定期清掏后,堆放于库区;员工生活垃圾经收集后清运至生活垃圾转运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四、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施工期:主要为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设备尽量采用先进低噪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保持机械润滑,规范施工作业,降低作业噪声源强;项目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噪声较大的作业安排在昼间进行,夜间期间应停止施工,禁止使用高噪声机械设备。
营运期:主要为堆场内的作业机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实机、提升泵、自卸卡车等)产生的噪声以及废渣运输车辆交通噪声。
项目设备选购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水泵等设备采用隔振安装,采取隔声处理,提高进场道路路面质量,尽量降低机动车辆的行驶噪声,在厂界种植乔灌结合的绿化带,已达到降噪的目的。
五、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经分析,项目运营正常情况下渣面水及渗滤液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高家榜小溪,洗车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在整个项目库区、调节池等按要求做好防渗措施后,可有效防止废水中重金属元素渗入土壤,因此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事故情况下含重金属渗滤液渗入地下,将对土壤造成污染。项目周边土壤现状监测采样点出现镉、铅、铬、汞、砷、锌、镍超标的现象,项目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渗措施,库区、调节池、污水处理站、污水管道等均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渗,同时在营运期间建设单位应加强防渗膜、调节池、污水处理站、排污管线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等管理,确保不出现跑、冒、滴、漏、渗的现象。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经分析,项目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异质性影响较大。项目建设应充分利用项目地块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注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适时开挖,减轻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土石方移动过程中临时防护措施,修建临时性围墙封闭施工,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工程各处开挖裸露除被建筑物、道路占用外,尽可能全部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景观保护相互统一,通过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美化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使景观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七、环境风险
经分析,本工程构成重大危险源,项目风险事故源项主要为渣场泄漏、溃坝,废水泄漏、渗漏风险等。
(1)渣场泄漏、溃坝
溃坝事故发生过程大量尾渣下泄很快形成泥石流,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破坏性,对下游居民点造成威胁,同时对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及水环境造成破坏及污染。经预测,项目渣库溃坝后,废渣向外蔓延的最大影响范围为拦渣坝下游;当雨季渣库出现溃坝或溢坝,浸泡过高碳铬铁废渣的废水外溢时,下游预测断面铍预测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经环评单位调查,在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后,溃坝对附近居民影响较小。
(2)废水泄漏、渗漏风险
经预测,在防渗膜发生撕裂破损的事故时,铍在距污染源中心下游范围内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若项目调节池破损,或渗滤液、渣面水未经处理达标排入高家榜小溪等情况下,将会对当地地下水、地表水水质造成影响,并对区域土壤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报告书》要求收集处理项目渗滤液、渣面水,做好污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的防渗,加强设施管理维护,设置专人对调节池、污水处理站进行管理,每日清查设施的运行状况,如有损坏或出现故障,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杜绝污废水泄漏、渗漏或事故外排。
|